
7月3日,记者从新疆工程学院获悉,在今年举行的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,该校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马立强教授团队以“连采连充水资源运移监测与水害预警技术”为核心的发明专利群,从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1000余项创新发明中脱颖而出,荣获金奖。
马立强教授团队以“连采连充水资源运移监测与水害预警技术”为核心的发明专利群,在今年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金奖。图片由本人提供
获奖专利群实现了从理论、技术、材料、装备到应用的完整创新链突破:开创性地将红外辐射技术引入保水采煤领域,研制出防爆红外辐射仪,并将其与微震系统及地质雷达联合使用,构建了相关监测智能预警系统,首次给出了采掘面涌突水的多参数预警阈值。
目前,该专利群技术已在榆林市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、鄂尔多斯市等地的多个煤矿应用,近3年新增利润超过9亿元。
马立强(左一)教授团队在哈密讨论保水采煤方案(资料图片)。
马立强教授自2004年起就涉足新疆煤炭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工作,多年来持续聚焦岩层控制与保水开采科教工作,获中国、美国、加拿大等世界采矿发达国家的授权发明专利80余件,相关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。
“新疆是全国煤炭资源储量最大的省区,随着采煤技术的进步,煤炭开采强度不断增大,高强度开采对矿区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破坏。”马立强介绍,近年来,他和团队先后在库车市、伊犁州、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哈密市等矿区,系统研究了煤层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扰动机理和控制技术,有效指导煤矿企业保护水资源,形成了一整套保水采煤技术。这些技术在支撑新疆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的同时,还促进了新疆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成长,并逐步得到了自治区科技厅重大项目专项、重点研发任务专项等项目的资助支持。
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发明展之一,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等权威机构认证,被誉为“发明界的奥斯卡”。此次获奖不仅标志着中国保水采煤技术获得国际认证,更推动了传统“重经验”向“重技术”保水采煤的转变,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
下一步,马立强教授团队将继续深化获奖专利群在疆内的应用,加大对各煤矿区的技术研发、支撑和推广力度,满足矿区绿色发展需求。他还透露,团队正在起草保水采煤领域的新疆地方标准,将更好地推动矿区水资源保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。
文章来源:石榴云/新疆日报
为锚定国家赋予新疆“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”的战略地位,推进新型工业化,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“第20届中国新疆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会”定于2025年7月18-20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
大会由商务部批准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指导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特别协办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业联合会、振威国际会展集团主办,新疆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。
展览展示设“新质生产力创新馆、数字技术融合馆及室外重大装备展区”等10余个主题特色板块,德国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法国、瑞典、巴西、阿根廷、南非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企业、专业观众参展参会,集中展示全球先进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在煤炭装备领域的推广与应用,涉及智能勘探装备技术、采矿装备技术、智能化建设装备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、智能分选及冶炼技术等,以及资源富集地区政策推介等,展示面积突破11万平方米,吸引专业参观、采购群体10万余人次。
大会不断致力于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发展。2024年,华为、航天重工、易控智驾、希迪智驾、伯镭智能、中科慧拓、临工重机等多家无人驾驶矿卡、智能驾驶、新能源矿卡相关企业纷纷亮相煤博会并与当地企业达成交流合作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。为促进煤炭、煤化工产业高端化、多元化、低碳化发展,进一步促进新疆有关产业的引进与发展,推动地区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大会咨询: 0991-3638119
18599171215(同微信)
展会网址: www.icme.com.cn